烧麦经晋商传到京津等地,称为“烧麦”,名扬北京城。话说烧麦最初叫撮子包,因感其名不雅。又因其边像快熟的麦穗,随改名为烧麦。当时,在北京城前门一带,贩卖稍麦的饭馆门前悬挂的招牌上,往往标有“归化城稍麦”字样。“归化城”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市,以此也可佐证烧麦的蒙古源头。
【烧卖】
烧麦后来经过改良演变向南传播就改叫“烧卖”了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席上上了两盘点心,一盘猪肉心的烧卖,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中也有“桃花烧卖”的记述。清朝乾隆年间的竹枝词有“烧麦馄饨列满盘”的说法。李斗《杨州画舫录》、顾禄《桐桥倚棹录》等书中均有烧卖一词的出现。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烧卖、匾食有何难,三汤两割我也会。”可见当时“烧卖”一词已广泛流传。
烧麦一词的来历之一说是起源于包子,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,还在于顶部不封口,作石榴状。
作为大众喜爱的食品之一,烧麦其实制作方法很简单,但是也最让人为难,最后一步的成型是关键,相信不少人在这里发愁过,下面由有机农庄的面点师傅来带大家来学习一下烧麦的制作过程吧!
制作材料:
主料:有机面粉500g、有机羊肉馅350g
辅料:有机韭菜200g、有机鸡蛋100g、有机胡萝卜200g
调料:有机糖3g、盐5g、有机姜5g
制作步骤:
1、有机韭菜、胡萝卜、生姜分别洗净,韭菜切末、胡萝卜切成碎丁、姜切末;
2、鸡蛋在碗中打散,锅中放油烧热,加入鸡蛋液,炒碎盛出;
3、羊肉馅放入碗内,加入少许姜末,朝一个方向搅拌上劲,加入韭菜末、胡萝卜和鸡蛋搅拌均匀,放入少许糖和盐;
4、面粉慢慢加入热水拌匀后,在加入凉水拌匀,将面揉至光滑,醒20分钟左右;
5、将醒好的面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状,掐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;
6、在面剂子下放足够的面粉,用手将面压扁,用擀面杖擀成很薄的饺子皮状;
7、包烧麦时先将捎卖皮平放在左手掌上,右手将馅放在皮的中央,而后左手边掂边转同时五个手指逐渐收拢 ;
8、包好的烧麦上屉蒸15-20分钟即可。
9、成品
小贴士:由于材料都是有机食材,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调料。尤其是羊肉,选用的是来自内蒙呼伦贝尔的羊肉,因为是自然生养,草原直供,无添加剂,所以没有浓重的腥膻味,只需要添加少许的糖和盐调味,尝到的都是食物最原始的新鲜味道。
地址:北京西城区马连道华睦大厦西门一层102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